我國電力十年清潔發展歷經兩個階段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至今已走過十年歷程。作為電力業內人士,既見證了電力行業跨越式發展帶來的變化,也親歷了電力企業為改善生態環境所做的艱苦探索與實踐。以煤價暴漲、金融危機、新能源革命的2008年為分水嶺,電力清潔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02~2008年):“先發展后環保、邊污染邊治理”階段。改革催生活力,競爭促進發展。2002年電改極大地激發了發電行業發展的活力,這一階段各大發電集團搶占資源、規模擴張,我國裝機規模連續突破4億、5億、6億、7億、8億千瓦,為迅速扭轉全國缺電局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在清潔發展上缺少整體規劃,新增裝機主要以火電為主,而且環保設施投入不夠,質量參差不齊,使用率不高,存在一次性資源大量消耗、排放增加、環境污染等問題,基本上還處于“先發展后環保、邊污染邊治理”階段。第二個階段(2008年以后至今):調整結構、清潔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電力行業正處于“轉方式、調結構”時期,主要表現為注重價值創造、戰略轉型、綠色低碳發展,著力調整電源結構、產業結構、區域布局以及管控模式,在項目發展上,首先規劃清潔高效電源項目,清潔能源發電在新建項目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出現了火電投資連年下降,風電、太陽能、核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得到迅速發展的局面,電力企業從“要我清潔”轉變為“我要清潔”。為什么以2008年作為分水嶺?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煤炭價格上漲,火電板塊2008年出現全行業虧損,火電投資的積極性下降,急需尋找新的出口;二是為應對氣候變化,抵御金融危機沖擊,世界對中國節能減排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國對外作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承諾,節能減排成為大勢所趨;三是順應世界新能源革命要求,我國把新能源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幅度提高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劃目標,研究核電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
總之,從2008年開始,受內外環境的影響,發展清潔能源、降低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成為電力行業的共識,電力行業的發展由規模擴張轉向結構調整,以煤電一體,“上大壓小”,熱電聯產,發展核電、水電及新能源為主要內容的電源結構調整成為新時期電力行業發展的一條主線。
電力十年清潔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近年來,電力行業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電源結構,堅持走清潔、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清潔發展納入戰略規劃。各大發電集團均把清潔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納入中長期戰略規劃,如華能集團公司著力打造“注重科技、保護環境的綠色公司”;大唐集團公司將“提供清潔電力、點亮美好生活”作為企業使命;華電集團公司提出建設“價值華電、綠色華電、創新華電、幸福華電”的戰略目標;國電集團公司確立了“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建設一流綜合性電力集團”的戰略目標;中電投集團公司堅持“電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核心。
二是電力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十年間,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實現跨越式增長,從3.57億千瓦增至11.4億千瓦,年均增長約7800萬千瓦;年發電量從1.65萬億千瓦時增至5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約3300萬千瓦時,總體上打破了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電源供應瓶頸。以華電集團公司為例,截至2012年底,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是2002年剛成立時的4倍;年發電量4300億千瓦時,是2002年的3.7倍。
三是電源結構持續優化。2011年,全部非化石能源利用量約為2.83億噸,在能源消費總量中占8.1%,非化石能源比例較2005年提高3.4個百分點。加快高參數、大容量清潔燃煤機組、燃氣電站建設,截至2012年11月,全國在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達到47臺,投運、在建、擬建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數量居全球之首;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占全部火電機組容量的74.4%。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2年至2012年11月,全國水電規模從8607萬千瓦增至24610萬千瓦,風電規模從零起步增至5600萬千瓦,核電規模從446萬千瓦增至4623萬千瓦,清潔能源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由25%增至28.2%,目前我國水電裝機容量、風電并網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
四是節能減排成效突出。2002年至2012年,全國火電機組供電煤耗從383克/千瓦時降至324克/千瓦時,降幅超過15%,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6年以來淘汰落后小火電機組8000萬千瓦,每年可節約原煤6000多萬噸;加快建設燃煤機組脫硫、脫硝設施,煙氣脫硫機組占全國燃煤機組的比重達到90%;廣泛應用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加大廢水、廢氣、廢渣 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以華電集團公司為例,2012年單位發電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績效較2002年分別下降76%、75%、36%。
五是cdm項目發展成果豐碩。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合作,截至2012年8月底,全國共批準了4540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預計年減排量近7.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已有2364個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成功注冊,占全世界注冊項目總數的50.41%,已注冊項目預計年減排量約4.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球注冊項目年減排量的54.54%,項目數量和年減排量都居世界第一。
六是電力科技水平迅速提升。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大型空冷等大容量高參數機組得到廣泛應用,70萬千瓦水輪機組設計制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具備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建造和運營能力,高溫氣冷堆、塊堆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成為世界上第7個自主設計和建造核電站的國家;風電裝備大型化、智能化取得重大進展,單臺容量提升較快,3兆瓦風電機組批量應用,6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下線;太陽能光伏發電轉化效率明顯提高,太陽能熱發電在聚光裝備、槽式真空管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