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秋分之“分”為“半”之意,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氣候特點:氣象專家介紹說,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
秋分后辛辣食物不宜多吃,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秋梨、白蘿卜、胡蘿卜、藕、荸薺、甘蔗、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淮山、柿子,是克制秋燥的有效蔬果。現在還沒到冬天大量進補的時節,因此,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
國電華星售后服務部
2015年9月23日
|